欢迎您访问扩走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 > 失落的玛雅文明

失落的玛雅文明

    

    ▲玛雅太阳历石 石盘中央是太阳神托纳提乌,他伸出的舌头是一把锋利的石刀,正等待剖开人的胸膛,吞食人的心脏。在它周围是守卫大地的四方神灵和神历中20天的标志。最外围是创世神奎扎笠特尔,他化身为一条羽毛华丽的双头蛇,保护着整个世界。这样的太阳历石常平置在神殿前,作为杀牲剖心的祭坛。

    ●时间:公元前2500年至1520年

    ●地点:中南美洲

    ●关键人物:科尔特斯

    入选理由:

    玛雅文明的创造者虽然神秘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独特而神奇的玛雅文明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仍然可以从巨大的建筑、神奇的雕刻、先进的历法中感受玛雅文明的神奇。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更是玛雅人留给我们的礼物。

    

    ◇史海经典

    

    1952年6月5日,在玛雅古城帕伦克的一处神殿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仅仅把它看做是一块普通的玛雅古代雕刻。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当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参与过宇航研究的美国科学家恍然大悟:帕伦克石板上雕刻的,原来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虽然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仍清晰可见。这幅图画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宇航专家无不惊叹,一致认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这看起来似乎有点玄妙,却是确凿的事实。帕伦克石板只不过是博大精深的玛雅文明之海中的小小水滴,是神秘的美洲文明中的一粒尘埃。到目前为止,史学界公认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居民,他们是从西伯利亚移来美洲的蒙古人。大约在两三万年前,亚洲一些蒙古人部落,越过亚洲大陆东北部的白令海峡,在阿拉斯加的岛屿登陆,然后逐渐南移,创造了独特而绮丽的印第安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库库尔坎金字塔 库库尔坎金字塔是玛雅文明前古典期晚期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底座呈正方形,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这座金字塔的设计数据都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

    ●玛雅文明

    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美洲,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在当地的市场上,一种制造精美的陶盆吸引了哥伦布的目光。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欧洲人的耳朵里,玛雅文明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差不多又过了10年,一艘海船从巴拿马前往圣多明各,途中遭遇海难,12个幸存者登陆尤卡坦半岛。两周之后,他们与玛雅人不期而遇,其中5个人成为玛雅人祭坛上的牺牲品。逃脱的幸存者回到了西班牙占领区,向当地人讲述了他们的冒险经历。欧洲人与玛雅人的首次相遇就这样定格为历史画面。

    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考古人员在中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被遗弃的玛雅古城遗迹,并发现在公元前10世纪到8世纪,玛雅人的文明足迹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达安第斯山脉。整个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通常,玛雅文明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2500年至250年称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250年至900年为古典期,1000年至1520年为后古典期。

    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热带丛林建造了一座座匪夷所思的巨型建筑。位于墨西哥东部尤卡坦半岛内陆雨林的帕伦克宫,建于7世纪,殿面长100米,宽80米,是欧洲人重新发现的第一座玛雅文化古典都市。帕伦克的中心广场不是封闭的,除了东面的王宫和南面的碑铭金字塔,向西、向北都敞开着,蓊蓊郁郁的热带丛林从广场边沿一直延伸到远方。而其余众多秀美的神庙和屋宅,则分布在广场以东的山麓林莽之中。帕伦克处处都留下了人文盛世的刻痕。最负盛名的“碑铭神殿”,矗立在一座有9层台阶的巨石金字塔的顶端。神庙有5个门,在其内一个大厅的3面墙壁上雕刻了617个象形文字,这是最长的玛雅铭文之一,“碑铭神殿”由此而得名。

    在洪都拉斯西部的科潘地区,也有一座古典期的玛雅古城遗址。它坐落在一个深山峡谷中,面积约十15公顷,由金字塔、广场、36块石碑、6座寺庙和大量的祭坛等组成。这些建筑上雕刻着形态生动的神、人或动物图案及许多象形文字。一座寺庙的台阶上有人身狮首像,它口里衔着蛇,一只手里攥着蛇,另一手则拿着火炬——雨神的象征。这是一座天文气象的祭祀庙宇。在科潘遗址的广场中央,有两座极其相似的庙宇。每座占地约300平方米。庙的墙壁和门框上刻着人物、魔鬼及其他各种图案,有条地道把两座庙宇连接起来。有关这座古城的最后一次记载是805年。蒂卡尔是玛雅古典时期最大的城邦,此时玛雅的文明中心已从南部移到中部。在发掘出的蒂卡尔城的中心广场上,树立着几十块被学者称为“石碑仪仗”的纪念碑,记载着当时的历史。最早的一块刻于292年,最晚的一块刻于869年,此后就突然停止雕刻了。与此同时,曾经无比强大的蒂卡尔突然香消玉殒,被遗弃在丛林中;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停止了施工;889年,蒂卡尔正在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市,也废弃了已修建一多半的石柱……整个9世纪,中央低地数以百计的城邦纷纷被遗弃,那些繁华的都市几乎在同一时期一一湮灭,瞬间荒芜。未留下任何解释,辉煌的古典时期文明匆匆落下帷幕,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戛然而止。

    

    ▲蒂卡尔的玛雅金字塔 蒂卡尔城始建于4世纪,城中最著名的建筑就是6座陡峭的金字塔。它们的倾斜角度达70度,而最大的一座高度达到70米,看起来十分惊险。

    

    ▲科潘的玛雅人像 科潘是玛雅文明中最古老且最大的古城遗址,广场中有金字塔、广场、庙宇、雕刻、石碑和象形文字石阶等建筑。

    ●后古典期的玛雅文明

    从墨西哥南下的托尔特克人征服尤卡坦,以奇钦·伊察为都城,建立起独特的文明。玛雅文明进入后古典期(约1000-1520年),这时的玛雅文明具有浓厚的墨西哥风格。建筑中出现石廊柱群及以活人为祭品的“圣井”、球场,还有观察天象的天文台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的金字塔式台庙。

    奇钦·伊察有座被称为“库库尔坎”的著名金字塔。“库库尔坎”在玛雅文中意为带羽毛的神蛇。这座金字塔呈方形,高30米,分9层,最上层是一座6米高的祭坛;金字塔四面各有91级石砌台阶,台阶总数加上一个顶层正好代表1年365天;台阶两侧有宽1米多的边墙;北面阶梯的边墙下端雕刻着带羽毛的蛇头,高约1.4米,长约1.8米。

    每年春分、秋分两天下午,库库尔坎金字塔都会出现蛇影奇观。太阳开始西下的时候,阳光通过呈阶梯状的金字塔西北角,投射到北坡西边墙上,映现出7个等腰三角形。在人们的视觉中,边墙从上到下由笔直逐渐变为波浪状,直到蛇头,好像一条巨蟒从塔顶向下爬行。随着太阳落山,蛇影渐渐消失。玛雅人信仰太阳神,认为羽蛇是太阳的化身。每当库库尔坎金字塔出现蛇影奇观时,玛雅人便纵情歌唱,翩翩起舞。

    此后北部的玛雅潘取代奇钦·伊察成为后古典期文化的中心。这时期的陶器和雕刻艺术都较粗糙,世俗文化兴起,并带来好战之风。玛雅潘的统治者与其他城邦结成联盟,用武力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大概由于内部叛乱,1450年玛雅潘被焚毁,此后百年趋于衰落。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率领西班牙军队横扫墨西哥,征服了正处于文明鼎盛时期的阿兹特克帝国。此时,玛雅文明已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还残存着一些玛雅小城邦。1523年至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乘虚而入,从墨西哥南下占领尤卡坦半岛,玛雅文明被毁坏殆尽。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试图用暴力在此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并强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玛雅人与其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游击战,直到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奇钦·伊察的天文台 这座建筑物有三层平台,台内有一座螺旋梯子,直通最上层的观测台。

    

    ◇延伸阅读

    

    玛雅人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独创了一套完整的象形表意文字体系,由850个图形和符号组成,既能表意又可标音。玛雅人的农业,对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首先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向日葵、烟草等农作物。玛雅的历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历法,他们的历法体系由三种历法构成,即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记下几千万年中的每个日子。考古学家根据16世纪西班牙入侵玛雅的时间,再依照碑文上记录此事的计数单位往回推算,发现玛雅纪年的元年为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