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历史记录人物故事 > 波克罗夫斯基

波克罗夫斯基

【生卒】:1868~1932

【介绍】:

    苏联历史学家、科学院院士。1868年 8月29日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9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1907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社会民主工党第5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07~1917年,侨居国外。1909年,在巴黎参加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A.A.波格丹诺夫的反布尔什维克的《前进》派(1911年退出)。在国外期间,写了《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历史》4卷。1917年 8月,回国参加莫斯科武装起义,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1918年,参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谈判。后任苏维埃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直到逝世。其间还曾任共产主义学院、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红色教授学院、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学家协会的领导人,为苏联历史科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写了许多史学著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俄国历史概要》一书曾得到В.И.列宁的好评。他重视社会经济发展、阶级斗争、革命运动和人民群众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力图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但他的著作中也反映出经济唯物主义的影响,夸大商业资本的作用,对历史的叙述往往过于简单化。1928年,联共(布)党和苏联政府庆祝波克罗夫斯基60诞辰,授予他列宁勋章。1932年 4月10日,在莫斯科逝世。死后不久,苏联开始对他的史学观点进行批判,并把“人民敌人”等罪名也加在他和“波克罗夫斯基学派”头上。60年代,苏联史学界对他重新进行了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波俄战争

下一篇:波兰的三次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