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人物朝代故事 >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

    清代皇帝狩猎之处。位于今河北省围场县。木兰为满语哨鹿之意。原为蒙古喀喇沁、翁牛特等部牧地。康熙二十年(1681)辟为围场。周一千三百余里,东界昭乌达盟,北邻克什克腾旗,西连多伦诺尔(今内蒙多伦),南接波罗河屯(今河北隆化);北部为蒙古高原,中多丘陵,伊逊河流经其间,水草茂盛,林木参天,极宜于野兽繁殖孳生。围场设总管,沿围场边设卡伦(哨所),禁止民人入内。围场建立之后,康熙、乾隆、嘉庆三朝皇帝每年秋天来此围猎,谓之“木兰秋狝”。除随从之王公大臣、满汉兵丁外,内蒙古四十九旗、喀尔喀蒙古四部以及新疆天山北路之蒙古诸部及南路之维族首领,均轮班随围陪猎,谓之围班。行围之制甚严,既训练士卒,又联络蒙古各部。每次行围结束,例于张三营盛宴随围各部王公,并进行摔跤、赛马等活动,赏赐甚厚,视为盛典。道光以后,“秋狝大典”名存实亡,围场管理渐疏,树木多被砍伐,内地民人往往流入开垦种地。光绪二年(1876)就其地置围场厅。民国以后改厅为县。(见彩图)

河北围场县的木兰围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木华黎

下一篇:木速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