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宗
中国历史人物朝代故事浏览次数:
佛教华严宗的一个支派。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僧孔清觉(?~1121)创建于杭州白云庵,故名。孔清觉奉《华严经》,立四果十地论,因而其教又被称作“四果”、“十地菜”。教徒在家者称“道民”以屏妻子、断荤酒为戒律,晨夕诵经,躬耕自活。尤其反对禅宗。初为官府禁止,后获承认。南宋时流行于浙西,徒众千百为群,焚香结会,在地方上很活跃。在流行过程中,戒律趋于松弛,教徒中的上层分子往往交通官府,勾结权势,借故敛财,横行州县。宁宗庆元、嘉泰(1195~1204)间,又一度遭到禁止。
元朝统一江南,为白云宗专立摄所,其势力进一步发展,徒众多达数十万人。成宗大德七年(1303),元政府鉴于白云宗势力过大,扰乱地方,罢摄所,令白云宗田产依例输租,徒众与民一体负担赋役。武宗至大元年(1308),复立白云宗摄所,秩从二品,设官三员;次年,再罢。仁宗延祐二年(1315),授白云宗主沈明仁荣禄大夫、司空。六年,沈明仁以擅度僧四千八百余人、强夺民田两万顷等事坐罪。七年,仁宗诏籍江南冒为白云宗僧者为民。英宗至治三年(1323),又括白云宗田。白云宗虽然受到这些打击,但迄于元末一直处于合法地位。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它还索回了一部分被官府籍没的田地。入明后遭到禁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