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人物朝代故事 > 宗贝

宗贝

    中国古代巴族的一支,板楯蛮的又一称谓。汉代规定巴族的渠帅罗、朴等七姓不输租赋,其余每户岁出“钱”口四十文,巴人呼赋为,故当时称之为人。人主要分布在巴郡阆中(今属四川)和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一带,沿渝水(今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居住。从事农业,长于狩猎,俗喜歌舞,敬信巫觋,骠勇善战。部落首领有王、侯、邑君、邑长之分。相传秦昭襄王时,白虎为患,人应募以白竹弩射虎有功,昭王乃刻石为盟,许其顷田不租,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刘邦为汉王,发人定三秦,以功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人自秦汉以来屡享复除,故世号“白虎复夷”;又因作战以木板为盾,故又称“板楯蛮”;晋世又有“弜头虎子”之号。

    东汉时,羌人数攻汉中,朝廷发人击败之,号为“神兵”。桓帝时,朝廷加重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更赋至重,又遭仆役箠楚,过于奴虏。有的嫁妻卖子,甚至自残躯体。他们被迫邑落相聚,多次掀起反抗斗争。中平五年(188),巴郡黄巾举义,人亦起兵攻占城邑,与之呼应。

    汉末大乱,张鲁据汉中,诱说宕渠一带巴、首领杜濩、朴胡、袁约背叛益州牧刘璋归己,刘璋亦发汉昌(今四川巴中)人为兵以拒张鲁。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人敬奉,故多迁往。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张鲁,鲁一度败走巴中,依杜濩、朴胡等。后张鲁降操,“巴七姓夷王朴胡、邑侯杜濩”等亦率“民”、 “巴夷”附操。操以胡为巴中太守,濩为巴西太守以拒刘备。后曹操放弃汉中,又将在汉中的“巴夷”、“民”全部迁至关陇地区。西晋末年,关西因战乱天灾频岁大饥,略阳、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一部分原自汉中迁来的民共数万家流人梁、益(今四川)就食。这些流民后来在人首领李特领导下于蜀中起义,建立大成政权(见秦雍六郡流民起义)。

    人在秦汉以前居住比较集中,文化特点亦比较鲜明,如船棺葬和各种特殊形制与纹饰的青铜器,都颇有地方特色,人的巴渝舞更深为刘邦赞赏,成为汉朝庙堂歌舞之一种。汉以后,人与汉族以及其他蛮人如廪君蛮、盤瓠蛮融合的进程日益加快。汉末魏晋时期,不仅在原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区呈现出“巴夷”(即廪君蛮)与“民”杂居的局面,而且在原廪君蛮比较集中的巴东郡和原盤瓠蛮集中的地区涪陵郡,也都有不少人杂居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丛书

下一篇: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