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年儿童历史百科 > 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

少年儿童历史百科浏览次数:

    宦官专权时期,朝廷官员中凡是有反对宦官的,大都受到打击排挤。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不同的派别。两派官员互相攻击,争吵不休,这样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场政治争斗叫做“朋党之争”。

    这场争吵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都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后,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向唐宪宗推荐了。

    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这件事。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想法,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对朝政大加指责,揭了他的短处,更加令他生气。于是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考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对李吉甫的话深信不疑,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凭借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一事件,仍旧记忆犹新。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了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应考,就在私下里与考官沟通,但是考官钱徽没卖他们人情。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结果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便谎称有这样的事。唐穆宗于是降了钱徽的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存心排挤他,恨透了李德裕,而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从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员拉帮结派,双方明争暗斗得很厉害。

    唐文宗即位之后,李宗闵利用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牛僧孺也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对李德裕进行打击,把李德裕调出京城,派往四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做节度使。

    唐文宗本人因为受到宦官控制,没有固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日子就不好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轮流转换,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向宦官讨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人们传说杨钦义回去必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给他送上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

    到了唐武宗即位以后,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对武宗时期的大臣全都排斥,即位的第一天,就把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撤了。

    朋党之争闹了四十年,最后终于收场,但是混乱的唐王朝已经闹得更加衰败了。

    

黄釉加彩绘贴金文官俑 唐

    

白瓷圆柄杯 唐

    

回鹘宝髻长裙女 唐

    

内盛丹砂的器皿 唐

    

骑马仕女俑 唐

    

中书省之印 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韩愈反对迎佛骨

下一篇:黄巢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