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年儿童历史百科 > 李定国转战西南

李定国转战西南

少年儿童历史百科浏览次数:

    隆武、鲁王两个南明政权先后灭亡后,驻守在两广的明朝官员瞿式耜(音sì)等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号永历,这就是永历帝。

    公元1649年,瞿式耜在桂林城被清兵攻陷后就义。在桂王政权面临覆灭之时,李定国领导的大西农民军,担负起抗清的重任。

    李定国本是张献忠手下四名勇将之一,又是他的义子,排行老二,老大是孙可望。张献忠牺牲后,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剩下的五六万起义军,南下贵州、云南。他们派人告知永历帝,愿意和他们联合抗清。永历帝见形势危急,只好依靠大西军,封孙可望为秦王。

    孙可望是个有野心的家伙,他把永历帝控制在手里,在贵阳作威作福,根本不想抗清的事;李定国却一心抗清,他在云南用了一年的时间,训练了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部队,还找了一批驯象的人,组成一支象队。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李定国便向清军发起了攻击。

    他们从云南、贵州一直打到湖南,连战连胜,收复了几座重镇,接着,又兵分三路进攻桂林。

    李定国攻进桂林,一面派兵继续肃清残敌,一面安抚百姓,把逃到山里的南明官员接回城里。有一天,李定国摆了酒宴,请来南明官员,他对官员们说:“现在的局势,就像南宋末年一样。大家不是敬佩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诸公吗?他们的精忠浩气,固然是名留青史,但是我们尽忠国家,毕竟不希望有那样的结局啊!”大家听了,都深深佩服李定国的豪迈气概。

    永历帝得到捷报,封李定国为西宁王。接着李定国又带兵攻下永州、衡阳、长沙,逼近岳州。清廷得知消息,大为震惊,连忙派亲王尼堪带领十万清军反攻长沙。李定国得到消息,知道敌人来势很猛,就主动撤出长沙,却在退到衡阳的途中设下伏兵。尼堪率兵追击时,中了明军的埋伏,当场被砍死。

    李定国的胜利,引起秦王孙可望的妒忌,孙可望假意邀请李定国商量国事,想借机暗害他;李定国看出了他的诡计,只好带兵离开湖南,回到云南。

    孙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历帝让位。他知道要达到目的,首先要除掉李定国,就亲自率领十四万兵马进攻云南。哪里想到,他手下的将士们恨透了他的分裂活动,在双方交战的时候,纷纷倒戈,孙军一下就瓦解了。孙可望走投无路,就逃到长沙,投降了清军。

    南明政权经过孙可望叛乱,力量削弱了。公元1658年,清兵由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等率领,分三路向云南、贵州进攻。李定国分三路阻击,都失败了,不得已,退回昆明。永历帝和他的几个亲信官员惊慌失措,逃往缅甸去了。

    永历帝逃往缅甸后,李定国继续在云南边境上召集人马,打击清军。他接连十三次派人去接永历帝回国,永历帝都不敢回来。

    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亲自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了永历帝,并将其处死。这样,南明政权才彻底灭亡。

    李定国艰苦抗清十多年,没有实现他的愿望,终于忧愤而死。临死的时候,他对他的儿子和部将说:“宁可死在荒野,也不能投降啊!”

    

《吴三桂擒桂王朱由榔论》书影

    

札萨克宝座 清

    

瞿式耜像

    

弓箭 清

    

珐琅彩松竹梅纹橄榄瓶 清

    

尼堪墓碑

    位于今北京西南房山东甘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