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和红娘子
李自成离开商雒来到河南时,正值河南发生旱灾,无数的饥民到处流亡。饥民听到李闯王出山的消息,纷纷前来投奔。
有一天,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被一群饥民拥着来找闯王。李自成问明来历,知道那青年名叫李岩(又名李信),刚被大家从河南杞县牢里救出来。
李岩本来是杞县地方的富家子弟。早几年,当地灾荒闹得厉害,好多农民断了粮。李岩从家里拿出一些粮食,接济断粮的穷人。穷人觉得李岩为人挺好,称呼他为“李公子”。
但是受灾的百姓太多,光李家捐粮解决不了问题。有人想个主意,聚集几十个人去别的富户人家请愿,要他们学李家的做法。
富户们发了慌,纷纷向县官告状。县官立刻派了几名差役拿着他的令牌前去制止,还扬言说,如果再聚众要挟,就要治罪。饥民们正在气头上,他们揪住差役,把令牌扔在地上。
县官听说饥民要暴动,吓得躲在县衙里不敢出来。他一想,李岩跟饥民有点交情,就赶快派人把李岩找来,请他帮忙拿个主意。
李岩说:“要想不出乱子,只有赶快停止逼债,劝富户人家捐粮。”县官没办法,只好勉强答应。
哪料饥民一散,县官就反悔了。他还叫一个办案的师爷写了一份公文给上司,诬告李岩收买民心,蓄意造反。
这消息传了出来,人们都替李岩担心。这时候,附近的林子里有一支农民起义队伍,带头的青年女子是江湖上卖艺的,人们叫她红娘子。红娘子听说过李岩捐粮救灾的事,十分钦佩,现在听说李岩有危险,就到李岩家里,把李岩带到林子里躲避。
李岩没弄清红娘子的本意,后来一听红娘子要留下他参加起义队伍,就不愿意,偷偷地跑回家去了。
李岩一回家,差役们早就带着脚镣手铐等着他,一见李岩,就七手八脚把他铐了起来,带回县衙审问。
红娘子听到消息,带着队伍来了。一大群饥民也跟着她,拿刀的拿刀,使棒的使棒,一起攻打县衙门,把李岩救了出来。
到了这个地步,李岩觉得回家也没有出路,才听从红娘子的劝告,跟起义的饥民一起投奔李闯王。
李自成搞清了李岩的情况,知道李岩虽然是富户人家出身的读书人,但也是个受迫害者;再说,起义军正需要有文化的人,就把李岩留在营里。李岩也早就知道李自成是个英雄,就一心一意帮李自成成就大业。
后来,李自成接受李岩的建议,提出“均田免赋”(“赋”就是税收)的口号。李岩还派出一批起义兵士打扮成商人模样,混进官军占领的城里,逢人就宣传:“李闯王带的队伍很爱护百姓,不杀人也不抢东西。”人们对官军的杀人抢劫,早就恨之入骨了,现在听说李闯王带的队伍纪律严明,自然向着李闯王了。
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了明朝督师、兵部尚书孙传庭。不久,又占领了西安。
《饥民图说》书影 明
明朝中后期,黄河经常泛滥,给黄河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黄河河南段发生严重水灾,大片农田房屋被冲毁,人民流离失所,惨不忍睹。当时刑科右给事中(监察官员)杨东明亲身经历了这场大灾害。他把这场水灾及灾后当地人民的悲惨处境,用图绘的方式编辑成册,取名《饥民图说》,连同自己的奏折题本,进呈万历皇帝。
龙泉窑青釉鼎式炉 明
明兵部有关李自成活动情况的行稿
李自成赈济百姓的织金黄缎袍
民军进军路线图
青花莲瓣纹盘 明
白玉镂空圆形梅花牌 明晚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